为深入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888集团官网入口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团委联合各院(系)开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社会实践,立足首都,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京津冀,推出四项行动,团结带领北化学子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7月22日至23日,北京化工大学宏德书院“新章启程・渝见未来”实践团深入重庆城口县兴田村开展系列调研。
7月22日上午,吹着山间微风走进亢谷旅游度假区与亢家寨自然风景区,实践团成员开启一场文化与生态交融的调研之旅。当实践团成员们乘缆车穿梭山谷时,不禁被自然之美所震撼。眼前的景色不仅展现着自然之美,又彰显着生态保护的理念,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智慧。在前往玻璃栈道的途中,实践团探访了依山而建的居民区,古朴的木屋静静承载着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与独特的民俗文化,那份穿越时光的厚重底蕴深深触动了每个人。经一小时的攀爬,实践团成员们抵达近300米长的玻璃栈道,脚下的钢化玻璃清晰映出百米峡谷,群峰竞秀的壮阔景色带来强烈感官冲击,让大家真切领略到亢谷的生态之美。
当行走在亢谷的青山绿水间,实践团成员们也按出发前预设的脚本与分镜拍摄了亢谷宣传短片。当自然风光遇到青年力量,每一张照片、每一次录制、每一句口号,都展现了实践团成员们为“推广亢谷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与行动。
在东安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于7月22日下午先后来到三家特色民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走进四方碑酒店,成员们看到仿别墅建筑巧妙融入巴渝传统元素,本地食材餐厅与开放式厨房相映成趣,为客群营造出舒适与文化交融的旅居体验。来到巴渝民宿,依山而建的院落以原木、青瓦为骨,川东剪纸、老重庆吊脚楼模型等元素点缀其间,浓郁的重庆地方特色扑面而来,成为游客们沉浸式体验民俗的好去处。探访开心原点酒店时,中式园林风格则更为浓郁,亭台轩榭、廊道曲径串联起客房与公共空间,传统建筑符号与现代旅居设施的巧妙融合令人印象深刻。
在与各民宿企业经理的交流中,实践团得知,四方碑酒店以“精细服务、品质为先”打造高端品牌,巴渝民宿聚焦在地文化体验形成差异化特色而,开心原点酒店作为“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践成果,更体现了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三家住宿单位构成多层次旅居业态,既满足了不同客群的需求,更彰显了当地文旅产业在融合地域文化与推动城乡协同发展中的创新探索。
民宿探访结束后,实践团将目光转向“城口老腊肉”这一地方特色产业,前往重庆亢谷腊肉加工基地的运营主体——城口县亢谷食品加工厂进行探访。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深入生产车间与低温冰库,全程见证城口老腊肉的制作全链条。从原料筛选、清洗、腌制,到挂杆晾晒、控温发酵,古法工艺中融入现代标准化管控(如精准的盐分配比、恒温发酵环境),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传统美食的品质升级;低温冰库内,码放整齐的成品腊肉在严格温控下保持着最佳状态。工作人员介绍道,稳定的低温环境不仅能将保质期延长3倍以上,更能最大限度锁住腊肉经发酵形成的独特醇香,这一关键存储技术是保障产品风味与安全的核心支撑,城口老腊肉产业正凭借制作工艺的精细化打磨与存储技术的科学优化焕发新活力,为地方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例。
在感受过特色产业与文旅融合的蓬勃活力后,实践团将调研重心转向乡村发展的深层支撑——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走进兴田村探寻其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作为东安镇发展势头领先的村落,兴田村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深耕乡村振兴,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示范标杆。
7月23日上午,实践团走进兴田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与村党支部书记冯永均的访谈,深入了解到这个先进村落的发展密码:十年来,兴田村立足生态禀赋,以旅游业为核心引擎持续发力——规范化培育养蜂产业、打造高端民宿集群、策划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构建起“旅游+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路径,成功形成“四季有看点、全年有客流”的乡村旅游格局;治理层面创新推行网格化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搭配长期法治宣传,有效化解村民矛盾;民生领域则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串联起村卫生室与红十字博爱集团的“基础医疗+应急救援”双重保障,构建起完善的民生服务圈。
从产业融合到精细治理,再到民生兜底,兴田村十年间的扎实实践,不仅让自身成为东安镇乡村发展的排头兵,更以系统推进的乡村建设经验,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范本。
23日晚,实践团成员受东安镇政府邀请,奔赴兴田村体育馆观赛“村BA”,并运营“原乡东安”官方抖音号进行村BA直播。镜头里,球员们在球场上腾挪跳跃,抢断、快攻、三分远投的精彩瞬间被实践团成员精准捕捉;镜头外,实践团成员用充满激情的专业解说点燃屏幕两端的热情,时而为巧妙配合喝彩,时而为惊险逆转揪心,还不忘穿插介绍兴田村后续赛事安排,提前为下一场对决攒足期待。
这场直播累计吸引超8000人次驻足观看,两万余次点赞在屏幕上不断跳动,让乡村篮球的野性与活力,通过数字信号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为期两天的调研行程,实践团从亢谷的自然生态与民俗文化,到城口老腊肉的产业升级;从四方碑酒店的文旅服务创新,到兴田村的治理实践与民生保障,全方位触摸到兴田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探索与成果调研。实践团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并非单一维度的发展,而是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的协同、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联动,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实地考察,更是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课”。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关注地方发展,将调研所见所感转化为实践思考,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