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集团官网入口摘要: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工期,还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对建筑行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更为复杂,导致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因此,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为施工人员制定严密的施工流程,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监管力度,保障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同时,提升施工质量及效率。
摘要: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工期,还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对建筑行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更为复杂,导致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因此,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为施工人员制定严密的施工流程,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监管力度,保障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同时,提升施工质量及效率。
(1)预制构件多层堆放,因为承受过载压力而造成倒塌。装配式建筑需要的构件较多,需要在现场进行堆放,如果现场没有足够的场地或者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要求堆放,一味的向上堆叠,就会造成底层压力过大无法承受,继而引发倒塌事故,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事故。(2)堆放的构件缺乏有效的固定措施。预制构件因为数量多、体积大,在堆放完成后必须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避免构件的倒塌、倾覆等风险。如果施工人员只是堆放起来而没有任何加固措施,则构件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倒塌事故。(3)构件堆放的区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堆放区域的地面未硬化,受施工、地质条件等的影响,容易发生塌陷,造成构件的倒塌;或者堆放区域的地面不平整,地面存在坡度、地面排水不畅容易积水等,也存在着较大的构件倾覆的风险。(4)构件堆放的区域与吊装区距离较远,需要进行二次搬运,而在二次转运的过程中也增加了构件碰撞等带来的安全风险。(5)构件存放区域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如果无关人员进入构件的堆放现场,同时构件的堆放又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就增大的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一旦发生事故,也扩大了事故带来的损失。
(1)吊点位置不合理。在预制构件的吊装过程中,如果设计的吊点位置不合理,或者在施工时没有做好定位,则容易导致预制构件从吊钩上坠落、在半空中翻转等风险,给地面作业人员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2)吊装设备选型不合理。在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时,必须要根据拟吊装构件的重量、体积等选择对应型号的起吊设备;如果型号不合适,容易造成倾覆、坠落等安全事故。(3)吊装操作、指挥不当。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吊装作业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吊装作业对于作业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专业的资质。如果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质,或者在吊装过程中因为个人因素、外界因素的影响、指挥人员指挥不当等发生了吊装失误,如吊装过程不平稳、构件大幅度摇晃、速度过快、提前停滞、突然下放等,会造成构件的碰撞、坠落等安全事故。(4)吊装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在吊装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到位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吊装作业范围内没有设置围挡等,那么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则会造成无关人员的伤亡。(5)吊装误差。在吊装作业中,由于构件吊装位置的误差,也可能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例如,在剪力墙的吊装中,如果没有将该构件安装在准确的位置,与预定位置存在较大的误差,则有可能导致工程整体结构的不稳定性,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建筑墙体倒塌的事故。
(1)转变管理理念。施工企业应了解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和安全风险,并转变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理念。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建设施工企业应修改、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细则。这些制度和细则应包括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从材料采购到装配过程中的安全控制,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3)精细化管理。针对装配式建筑的细节问题,建设施工企业应做好精细化管理。例如,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吊装和固定等环节,确保装配件的安全可靠。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4)确定管理责任。明确各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建设施工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5)建立考核机制。制定配套的考核机制,对未按规定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人员进行责任考核。通过考核,督促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持续改进。
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础支撑框架,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但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构件,才加剧了施工环境的复杂程度,预制构件的施工作业是所有施工环节中危险性最高的,一旦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还会影响施工单位的整体效益。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预制构件的堆放开展规范化、有序化的管理,严格依据堆放标准,对预制构件进行合理划分。首先,施工人员应结合不同施工环节的特点,对预制构件进行分类,并将已完成分类的构件,依据从先到后的施工顺序进行编号,以便于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管理人员应对预制构件的堆放环境开展精细化管理。最后,在应用构件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将构件的取用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并生成管理档案,以此为后期构件的购入数量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还可以防止部分施工人员为谋取个人利益偷盗构件,通过这种严密的管理程序,不仅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能够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预制构件的吊装作业是一项高危险性的高空作业,施工单位在进行吊装作业前需要做好风险管控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首先,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将其深入落实到吊装作业的管控工作中。这包括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制定操作规程,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等。在开展吊装作业前,施工人员应熟练掌握安全流程,并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他们应了解吊装设备的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范,并掌握应急处理措施等。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与其他作业人员进行紧密配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施工单位还应加大对高空坠物等风险的干预力度。他们可以采取措施,如设置防护网、穿戴安全帽等,以减少高空坠物的风险。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吊装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在吊装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吊装作业符合安全规范。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记录隐患及整改情况。
综上所述,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了严重的影响,施工单位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应注重培养员工的管理意识,使其认识到管理工作的价值,激发其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不断总结管理经验,转变管理理念,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实现长远发展。
[1]连清辉.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影响因素评价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2):51-52.
[2]杨盛旭,邓文彬.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及管理措施[J].居舍,2021,(25):153-154.
[3]连兴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砖瓦,2021,(08):57-58.
[4]韩梅.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研究[J].砖瓦,2021,(08):65-66.
[5]李兆东,张峰,魏冲.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及管理措施[J].砖瓦,2021,(06):63-64.
[6]蒲瑛.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对策[J].居舍,2021,(16):140-141.
[7]沈丹翔.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21,(16):131-132.